“弋阳清明果”记住妈
以前读大学,每逢到了包清明果、粽子这些的时候,大家都会从家里带来,相互交换着尝尝,每次我都觉得老妈做的味道是极好极好的。或许大家会觉得麻烦,但是家人一起动手制作的过程其实挺有意义的,因为不仅为妈妈帮了点忙,也是一种对妈妈的陪伴。这次我做的是弋阳版的,用料不用西餐那般精确,稍微偏多偏少都没有问题的,特别是制作内馅,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食材制作,所以不要担心哦!(*^_^*) |
【食材与调料】
【主料】艾草必胜客大号袋子实实一袋,粳米6L,糯米1L,石灰小半碗,小苏打一汤匙,清水大量 |
【辅料】大芋母(比汤梨稍大)15颗,冬笋2斤,干香菇抓4把,大蒜15根,盐适量,味精适量,食用油适量,辣椒末适量,猪肉2斤,生姜一大颗,白酒适量 |
【制作步骤】
![]() | 1.青蓬一般长在田埂上,小溪边,或者菜园地。采摘的时候要和图片中一样用剪刀剪取青蓬根部,方便后面清理。 |
![]() | 2.因为采摘选择的就是青蓬鲜嫩的部位,所以清理只需挑捡一遍,去掉杂草之类的东西即可,然后晾一天,不必清洗。 |
![]() | 3.采摘的当天将干香菇提前冷水进行浸泡。 |
![]() | 4.第二天开始清理内馅,芋母清理的时候记得带手套,有些人可能会过敏哦。 |
![]() | 5.这是处理好的两种混合米粉,因为同时放入制作,所以可以混合处理成粉状,总共7L的量,约10斤。 |
![]() | 6.大锅烧开三分之二热水,等待沸腾的空隙将石灰兑水,大概石灰:水为1:7,稍微搅拌两下即可不用溶解。水沸腾放入已经晾晒的青蓬和石灰水(只要水,不可放入石灰),焯水约半分钟,待颜色变为鲜艳的翠绿就可以捞起。 |
![]() | 7.青蓬用清水漂洗3~5遍,不仅可以去掉脏物,还可洗去苦味儿。洗好后用手尽量挤出水分。 |
![]() | 8.放入桶内用清水浸泡一夜,清水要淹没住所有青蓬哦。这也是去除青蓬涩味和苦味不可少的一个。为了满足咱们挑剔的味蕾,期间最好在过滤一次清水。(*^3^) |
![]() | 9.将所有内馅炒熟。如果大家和我一样用了芋母做内馅,要记得把芋母拿出来另外炒,不要开始就和其他混合在一起,等芋母熟了再混合于一起,因为芋母量大且难熟,如果和其他的一块儿炒会导致其他的馅料炒糊。 |
![]() | 10.最后一天,将青蓬切细碎,放入沸水熬煮,同时加入小苏打一勺。切记水量不可过多,刚好浸泡住青蓬就好了。大概中火10~20分钟,用手搓搓青蓬,能将叶子轻轻搓成泥状就是好了 |
![]() | 11.煮好的青蓬捞进混合粉中进行揉合。剩下的青汁另外用干净容器盛出。揉合过程中慢慢加入混合粉,如果稠了就加粉,干了就加刚才的青汁(青汁待会儿还有用场,别急着倒掉哦),混合至不太黏手并且颜色和混合粉都均匀为止 |
![]() | 12.锅内放水煮沸腾,放入蒸笼,将面团揪成小团铺满一层蒸笼,然后加盖大火不停蒸,大概五六分钟变色,且没有明显白色米粉,开始铺满第二层,然后继续加盖蒸,重复此至全部上蒸笼且变色后,继续加盖蒸。 |
![]() | 13.闷了接近15分钟,立刻拿出来进行下一。这个方法弋阳人一看就知道了,这样锤出来的果皮韧道很好的。如果你的份量比较少就不用这个方法了,用手揉匀也可以的。 |
![]() | 14.面团重新融合均匀,趁热进行最后的工作:包果儿。这是最后完成品哦(*^_^*) 。包的方法和包饺子类似,先拿一部分面团,揪成一个个小面团,然后分别揉圆,接着用手捏成小碗状,装馅,捏合,造型自由发挥喽! |
![]() | 15.如果出现馅料不够用,可以做成不装馅料的,吃的时候切块蒸,然后蘸酱或者蘸糖吃,都是喷香喷香的哦。 |
![]() | 16.这颜色诱人不*(^o^)/*,恭喜你大功告成喽! |
【“弋阳清明果”记住妈做法小贴士】
小贴士1这里用的是亲手采摘弋阳话叫做青蓬的植物,和艾叶很像,但区别是它的根茎是紫红色的,有种独特的药香味儿。另外还有种植物叫做鼠曲草,学名叫做清明草,和青蓬长得不一样,它的根茎长有白色小绒毛,也可以用。 2制作过程有些复杂,而且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,所以得提前两天开展制作准备哦! ^_^ 3这个果皮是按照我妈妈的配方制作的,制作出来的果皮很有很有韧劲,而且颜色青绿青绿的,很漂亮。重点是青蓬不能用少,要新鲜。 4内馅用料自己可以随便制作,但是要多放油,猪肉尽量放些肥肉。不然会导致口感偏干。而且最好提前一天将馅料炒熟,利于第二天包裹。 5清明果制作难度在于果皮,所以内馅炒制部分我没有详细步骤,大家只要按照家常菜一样炒制就可以。 6果皮蒸好之后一切动作都要麻利,趁热包清明果,冷了会变得很硬哦。 |